当前位置 : 首页 >新闻 > 正文

“五经”因科举和仕途需要 成为汉代的普及读本

2015-07-27 15:37:02 转载出处:今晚报

“五经”成为汉代的普及读本,与“四书”是明清两朝的普及读本是同一个原理,因为科举和仕途的需要。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,不仅仅是国家人才的成长道路,还是穷门小户的希望之光和生活出路。底层人家的孩子,通过苦读书,就有出人头地的机会,还可能娶皇帝的闺女。今天中国大学里的读书空气是稀薄的,这怨不得学生,因为书读得多,也不能保证毕业后有稳定工作。进了大学门就着急考虑找工作的,都是孝顺孩子,知道父母的养育不容易。

汉代还没有科举考试,是察举制,也就是推荐制。汉武帝时期的推荐标准是,“郡国县官有好文学,敬长上,肃政教,顺乡里,出入不悖,所闻,令相长丞上属所二千石。二千石谨察可者,常与计偕,诣太常,得受业如弟子。一岁皆辄课,能通一艺以上,补文学掌故缺;其高第可以为郎中,太常籍奏。即有秀才异等,辄以名闻”。在汉代,文学一词比今天含义厚实。“有好文学”者,有写作的一面,但更多指好读书,且能从中读出学问的。政审标准是“敬长上,肃政教,顺乡里,出入不悖”。发现这样的人才后,“令相长丞”(县令、侯相、县长、县丞)要上报给“二千石”(郡守及诸王相这种级别的工资是“二千石”)。“二千石”考察通过后,要带着考生,还有具体的推荐者进京,到太常处报到。太常是九卿之首,掌管国家礼仪、宗律、天地祭祀,还分管文化教育。入门太常后,经过一年的预科学习,读通一艺(汉代六艺指诗书礼易春秋,再加上乐经),“补文学掌故缺”,文学和掌故均是官职,也相当于学位。考得好的选为郎中,“太常籍奏”,指进入国管后备干部序列。“既有秀才异等,辄以名闻”,其中特别突出的,直接奏报皇上,告示天下。汉代选拔人才的机制,同时还有退出机制,“其不事学若下材,及不能通一艺,辄罢之,而请诸能称者”。连一本经都读不通的,劝退,再递补另选。汉代不说“博览群书”这样的浮夸话,讲究读通读透。公孙弘是汉武帝时的丞相,也是《春秋》研究的专家,还是人才选拔和退出机制的顶层设计人。

当年的干部政策,也鼓励低级别官吏读五经。不读书的文官,基本上没有晋升的机会。当年的官场,读五经成为一时的风尚。

汉武帝在国家人才选拔主渠道外,还设置有更高层面的学术机构,设置博士官,相当于今天的科学院。博士官招研究生,“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,复其身”。博士弟子是要精通“五经”的。“复其身”是很高的待遇,一般官员都享受不到,终生免税赋。武帝之后,汉昭帝“增博士弟子员满百之”,汉宣帝“增倍之”。汉元帝时增为一千人,而且“能通一经者皆复”,通一经,就可以终生免税赋。到了汉成帝时期,“增弟子员三千人”。读通一门经,就可以光耀门第,还可以终身免税赋,这对普通人家是多么具体的诱惑和鼓励。

从汉武帝到汉平帝,百余年形成的浓郁的文风和学风,在于“禄利之路然也”,是政府的禄和利起的实际功用。穆 涛

相关阅读
参与评论